智慧邵陽縣9月10日訊
今年,邵陽縣農業農村局首次演示無人機運秸稈,這場“科技助農”場景,讓當地秸稈離田效率大幅提升。這是我縣秸稈禁燒"堵疏"結合,是落實“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政策的創新舉措。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田間不見農戶彎腰搬運秸稈的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架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機身下的網兜裝滿粉碎后的秸稈,穩穩飛向集中收集點。在九公橋鎮鎖石村,操作人員通過遙控器精準操控,無人機緩緩降落在秸稈堆放區,機械手快速抓取裝滿秸稈的網兜。據現場農業技術員介紹,無人機單次可吊運60多斤秸稈,從田間到收集點僅需1分多鐘,一畝地的秸稈轉運工作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

“引入無人機調運是我們落實‘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政策的創新舉措,既能破‘解運不出去,處理不了’的痛點,也能為后續秸稈離田、飼料加工等資源化利用環節提升助力生態保護與農業增效雙贏。”邵陽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說。

據了解,人工搬運效率低、成本高,隨意堆放又會影響下一季作物種植,還存在露天焚燒的環保風險。今年,縣農業農村局創新啟用無人機開展秸稈轉運作業,不僅解決了“運不走”的痛點,還為后續秸稈資源化利用鋪路——轉運后的秸稈將統一送往加工廠,制成飼料或有機肥,實現“變廢為寶”。(蔣雯)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蔣雯
編輯:夏洛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