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7月11日訊
眼下正值槐米采摘的黃金時節,邵陽縣酈家坪鎮栗樹廟村200畝金槐喜迎豐收。

在酈家坪鎮栗樹廟村,唐友桂和他家人正麻利地處理剛采回的槐米枝條。他摘除多余的枝條,留下青翠飽滿的槐米花蕾,然后把這些花蕾放進蒸箱蒸制,隨后將蒸好的槐米隨即被均勻鋪開在院子里,在陽光下靜靜晾曬。今年,唐友桂的10畝金槐每畝可產槐米400斤左右,按目前市場價,一畝地收入可達7000元左右,可為他帶來收益8多萬元,他今年又流轉了40畝地種上金槐。

種植戶 唐友桂對記者說:“以前在外面打工,廠倒閉后我就回來了,想在家里找點事做。不想打工想創業,不知道做什么,考察了幾年,發現金槐種植的商機,金槐容易管理,同時也是我們酈家坪鎮栗樹廟村老傳統產業。”

2014年,唐友桂率先種植金槐,從“獨行俠”起步,克服技術、銷路難題后效益顯著。看到唐友桂通過種植槐米過上了好日子,周邊村民紛紛心動,前來向他請教種植經驗。衡陽市祁東縣的李增游,是邵陽縣酈家坪鎮栗樹廟村女婿,也慕名來學習種植技術,在栗樹廟村種植了5畝金槐,在唐友桂的技術指導下,今年豐收了。

槐米種植戶 李增游
“我從事種槐米4至5年時間了,從開始種槐米時期從技術方面還不是蠻熟悉,都是向唐總請教都是靠唐支持耐心指導,今年的槐米長勢蠻好。”

為了更好進行技術指導,唐友桂建立微信群實時指導種植要點,在其帶動下,全村槐米規模現已突破500畝,200余畝已投產,預計可收20余噸。

種植戶 唐友桂
“我為了方便傳授種植技術我建了一個微信群,要殺藥、除草之類的就可以在群里發通知,大家種好之后都非常的感謝我,形成規模,外面老板來收價格方面都高很多。”

如今,槐米種植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金燦燦的槐米,真正變成了鄉親們口袋里沉甸甸的“真金白銀”。(呂奇魁 肖和林)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呂奇魁 肖和林
編輯:夏洛菲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