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7月30日訊
7月28日,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湖南邵陽營走進邵陽縣,來自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國家 的69名華裔學生回到故土體驗非遺技藝,探尋千年根脈,感悟湖湘文化。

在湖南藍印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內,華裔少年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沉浸式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印花布,并動手體驗雕刻、刮漿、去籽等制作工藝步驟。展廳內,藍印花布制成的服裝、床品、布偶、飾品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每一件都透著匠人巧思,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女孩留星雨穿梭其中,精心挑選了多件產品。

學生 留星雨
“在這里我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非遺藝術,這里的產品我都非常喜歡,我想要把它們帶給家人跟同學,并講述它們的故事。”

在手工學堂里,文創產品制作老師手把手教授藍印花布玫瑰花制作,大家圍坐學習,指尖慢慢勾勒出傳統紋樣;扎染體驗區,大家發揮創意,學生們專注操作,將想象融入手中的布,將白布或折疊或用橡皮筋扎緊,浸入藍靛染液后暈染出各種藍白圖案。從小在美國西雅圖長大的學生劉佳杰,體驗這些非遺技藝后,感嘆不已。

學生 劉佳杰
“我覺得中國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感覺非遺的技藝非常的精煉、精湛,我現在越來越喜歡中國文化了,以后我回到美國我會跟周圍伙伴朋友也一起分享這一次的經歷。”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邵陽布袋戲《西游記》演出,也讓學生們著迷。 邵陽布袋戲歷史悠長,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歷史。布袋戲的道具品種樣式繁多,最主要的是造型各異的木偶。在布袋戲最興盛的年代,曾有《西游記》《三國演義》等經典著作里的部分人物木偶,還有獅、虎、馬、龍等動物木偶,以及刀、斧、槍、棍等木制小兵器木偶。邵陽布袋戲曾在鄉村一度倍受廣大村民青睞與喜愛。2006年,邵陽布袋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以“掌中乾坤”演繹經典故事,引得學生們目不轉睛。
從指尖的技藝傳承到心中的文化認同,這場“尋根之旅”讓華裔學子在非遺體驗中貼近故土文化,也讓千年非遺在少年們的驚嘆與分享中,有了更廣闊的傳播。(王萍 趙悅)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萍 趙悅
編輯:夏洛菲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