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3月12日訊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關鍵時期,邵陽縣的種糧大戶正搶抓農時,開展優質水稻集中育秧,進一步提高秧苗質量和種植效益,為春耕做好準備。

3月10日,在邵陽縣長陽鋪鎮邵陽縣都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育秧基地里,種糧大戶陸志華正組織工人把從密室催芽好的秧盤整齊地擺放在苗床上。該基地為避免“倒春寒”等不利天氣影響,采取三層保暖措施,前兩天才擺放好的秧盤,秧苗現已開始轉青。

基地技術員 陸清良
“第一層是塑料薄膜,第二層是保溫棉,第三層(在秧盤的最上面)是塑料薄膜,這個秧是前天下午放下去的,現在就青頭了生長起來了。”

在該基地集中育秧大棚內,一片片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地排列在苗床上,工人們正在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檢查秧苗的生長情況,并根據長勢及時調整環境和營養管護,確保秧苗茁壯成長。

邵陽縣糧油作物部部長 蔣祥云(左二)
“針對這個低溫天氣,今年育秧,你采取大棚加無紡布效果還比較可以,出苗率還比較整齊,但是前段時間溫度比較低,秧苗有一部份還有泛黃現象,你要打一些腐霉利+葉面肥磷酸二氫鉀、腐殖酸之類的補充營養,在送嫁時打一次寬康+吡蚜酮再加一些防病的藥。”

邵陽縣都金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雙季稻種植面積2000畝,目前育秧大棚面積5000平方米,預增加的連棟大棚6000平方米,今年預計育秧20萬盤。

種糧大戶 陸志華
“我們是2月28日浸谷種,3月2日移進大棚,到目前為止,已育了56000盤,長勢還可以,計劃3月底移栽大田,確保春耕生產。”

俗話說,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好的秧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而集中育秧無疑給糧食穩產增產再添一道“保險”。近年來,邵陽縣堅持把早稻集中育秧作為穩面積、穩產量的首要任務來抓,鼓勵水稻采取工廠化集中育秧模式,目前全縣已建成工廠化集中育秧基地60個,可滿足全縣12萬余畝早稻用秧。(周鵬 通訊員:李勛勇)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周鵬 通訊員:李勛勇
編輯:朱洲鈺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