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3月21日訊
邵陽縣白倉鎮三門村在做好傳統的蔬菜種植同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引進湖南益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800余畝的藍莓示范園,進行藍莓種植,賦能鄉村振興。


(圖左)湖南益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江川
“ 防草布,主要是防苗周邊的草,這個苗必須在防草布的當中。”
在邵陽縣“三六印象”草莓示范園里,湖南益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江川正在指導工人鋪蓋防草布。從2024年12月份栽苗完成后,基地一直在加班加點進行水管鋪設和防草布鋪蓋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接近尾聲。李江川做為白倉鎮三門村鄉賢,充分發揮自身所學專業,在2024年響應縣委縣政府“迎鄉賢、歸故鄉、建家鄉”的號召,回鄉投資創業。通過調查論證,依托三門村的地理環境優勢,決定種植藍莓。在三門村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投資1000余萬元,建800余畝的藍莓園。

湖南益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江川
“白倉鎮三門村這個地方山清水秀的,也想試一下,看能不能在我們三門村這個地方大力發展這個藍莓種植產業,我本來就是學這個專業的,這一塊我還是想盡一份力量,對我們當地的經濟發展,群眾就業起到一些幫助和模范帶頭作用。”
一個產業的開發,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自項目實施以來,三門村的駐村幫扶隊積極配合,并為該公司在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種手續的辦理上進行指導和幫助。如今,800余畝的藍莓園已初具規模,在豐產期能夠解決400個左右的就業崗位,按投資協議每年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創造30余萬的收益。村民不僅能學到種植技術,還能獲得土地租金與勞動報酬。


白倉鎮三門村村民 李新華
“我們全部是本村的,100元一天,屋里照顧到,錢也賺到,做事也還輕松。”

縣政府駐白倉鎮三門村工作隊隊長 吳林志
“我們采取傳統產業和特色種植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目前創建800畝的藍莓種植示范園,苗木正在茁壯成長,創新了‘產業+村集體+農戶’的新型模式,既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也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據了解,湖南益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白倉鎮三門村和塘渡口鎮桂花村建成了兩個藍莓種植基地,去年年底全部建設完工。接下來,該公司將以這兩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的塘田市鎮和七里山場發展藍莓種植,讓藍莓產業在邵陽縣“生根發芽”,助力鄉村振興。(周鵬 實習生:趙悅)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周鵬 實習生:趙悅
編輯:夏洛菲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