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10月24日訊
邵陽縣是油茶之鄉,有2000多年油茶種植歷史。霜降時節,油茶果進入采摘黃金季。漫山遍野的油茶樹上碩果壓枝,種植戶通過無人機在坡度較陡、車輛難以通行的油茶林運輸油茶鮮果,搭起了一條“空中運輸線”。


從10月開始,邵陽縣的70萬畝油茶林迎來豐收,陸續采摘。在塘渡口鎮瓦屋油茶標準化示范基地,豐收的過程因科技的加入而格外高效。農戶們熟練地穿梭在油茶林間,將油茶果采摘下來,一桶桶倒入編織袋。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該基地首次引入無人機裝運采摘下來的油茶果,無人機操作手通過精準定位,可靈活穿梭于林間,從分散的油茶林間直接、快速吊運至停放的運輸車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極大地節省了從山頭到車上的轉運時間和人力成本。

湖南輝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夏琳
“我們油茶林里面有很多的地勢比較差,然后靠人工搬運的話很難解決出來的,通過無人機運輸,不僅突破了地形的限制,還給我們降低了大概30%的成本。”

邵陽縣瓦屋油茶示范基地位于邵陽縣白倉鎮新建、夏亮,五峰鋪鎮羊古、冷水和塘渡口鎮夏四、石牛、巒山等7個村,總面積11600畝。由2個公司6個油茶專業合作社共同創建。夏四村油茶示范基地由湖南輝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管理,承包種植了“湘林”“三華”系列油茶優良品種1700余畝,預計可產油茶鮮果50萬公斤以上。

湖南輝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夏琳對記者說道:今年是夏四基地種植的第八年,今年的天氣比較好,雨水充足,果子也比較大顆,預計畝產可達300公斤。

基地采用“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與農戶按比例進行收益分成,同時還聘請了周邊村民在基地務工,增加村民收入。

塘渡口鎮夏四村 村民夏松德
“在這里做事做了三四年了,年年都在這里做,有事就來這里,沒事就在家務田務土,工資是八十元一天,工作八個小時,超過八個小時加班另算工資。”


邵陽縣是“中國茶油之都”“中國油茶之鄉”。近年來,邵陽縣把油茶產業作為“一縣一特”產業大力發展,全力推動油茶生產、管理和加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油茶林面積共75.6萬畝,現有油茶種植個體大戶382家、專業合作社116家、公司24家。如今,全縣茶油年產量達1.72萬噸,產業年產值突破29.1億元,油茶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色名片。(易霞)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易霞
編輯:夏洛菲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