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11月17日訊
11月16日晚,“湘超”邵陽隊主場1:0戰勝湘西隊。邵陽縣的“非遺天團”空降綠茵場,用一場精彩絕倫的民俗表演,為家鄉球隊吶喊助威,也讓現場觀眾領略了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激情碰撞的獨特魅力。



賽前,邵陽縣非遺巡演隊伍率先亮相。省級非遺項目的白倉高蹺,以“高、奇、險”的特色瞬間點燃現場氣氛。藝人們腳踩五尺至一丈的高蹺,扮成獅子、唐僧師徒、福祿壽三星等經典形象,在高蹺上靈活行走、做出各種滑稽動作,險中見穩的表演盡顯力量與平衡之美,宛如一幅流動的鄉土民俗畫卷。


五峰鋪鎮“扎故事”,更是將傳統技藝與足球元素巧妙融合。老藝人們以鐵為骨、以孩童為形,精心打造出《湘超扎影》造型,將足球場上“臨門一腳”“蝎子擺尾”的經典瞬間定格在方寸之間,實現傳統民俗與現代體育的創意聯動。此外,《韃子攔馬》的機敏、《劉海砍樵》的憨趣、《白蛇傳》的繾綣等傳統大戲接連上演,演繹出一幕幕“云端戲劇”,其濃烈的色彩、翻飛的衣袂,讓靜態造型迸發動態張力,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中場休息時,舞蹈《藍印傳情》帶領觀眾走進一幅素雅而深情的畫卷。該節目靈感源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邵陽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展現了染布與洗布的傳統場景。邵陽藍印花布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這項技藝最獨特之處,在于以豆漿、石灰為防染漿料。匠人需歷經刻版、刮漿、浸染、刮灰等七道繁復工序,方能染制出藍白分明的色彩。憑借資江發達的水路,曾創下“寶慶藍布名天下”的輝煌,使邵陽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藍印花布產銷中心,邵陽縣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


此次邵陽縣非遺天團挺進“湘超”,不僅為足球賽事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大眾視野中煥發新生機。傳統技藝與體育精神的交融,既展現了邵陽縣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為邵陽健兒傳遞了最真摯的助威與祝福。(王 萍 肖和林)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 萍 肖和林
編輯:夏洛菲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